“15分钟城市”是一种混合用途街区规划模式,居民从家里步行或骑自行车15分钟,就能到达办公室、学校、商店和公园,围绕这个理念有很多炒作和批评意见。有些人称赞,这个理念是实现城市乌托邦的关键,但也有人怀疑,在为汽车而设计的美国城市中是否可能实现这一理念。在英国,一些极右翼人士甚至认为,这个理念是反对汽车的阴谋,旨在限制居民出行。作为麻省理工学院(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)的研究人员,我们有一个问题:作为自由的国度和无序扩张的家园,美国能否按照“15分钟城市”模式重新构建其城市结构,实现更好的步行便利?我们的新研究报告评估了这种可能性,于2月5日在科学期刊《自然人类行为》(Nature Human Behavior)上发表了详细的研究结果。通过分析4000万美国人的手机定位数据,我们测算了一个街区的居民在15分钟活动半径内进行必要出行的频率。首先,这项研究量化了一个重要的现实:绝大多数美国人从未体验过类似15分钟城市的生活。我们发现,中位数居民只有14%的消费行程是在步行15分钟的半径内完成的。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环境,每次出行都是兴师动众的公路旅行,我们几乎没有注意到在时间、汽油、停车位和污染方面付出的高昂代价。在无法打造“15分钟城市”的地方,把“40分钟城市”变成“35分钟城市”也是值得的。第二,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。美国东北部的许多社区都非常适合步行——纽约市的15分钟步行率高达42%。遗憾的是,在美国发展最快的一些地区,15分钟步行率是最低的。比如,在亚特兰大,只有10%的出行发生在15分钟的半径内。要改造亚特兰大以及凤凰城和达拉斯等其他以汽车为中心的城市,实现分布密集的步行便利设施是很困难的。郊区就更难改造了。如果草坪和停车场一眼望不到边,实现步行便利听起来就像是痴人说梦。但是,尽管美国的城市规划面临着固有的挑战,美国人对“15分钟城市”这个概念并不反感;相反,美国人对这个概念情有独钟。如果附近开设有公园和杂货店,人们就会充分利用这个优势,平均出行距离就会减少,这可能看起来是直观明显的发现——人们当然喜欢方便——却是一个重要的发现。即使经过一个世纪的同质化分区和汽车发展,美国人还是会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动选择利用“15分钟城市”。此外,只要有机会,美国人自然会打造15分钟街区。部分研究特别关注纽约的表现,纽约的部分街区对1961年分区法规的实施比其他街区更为宽松。在这座城市允许更多商业开发的情况下,15分钟便利生活圈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。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结果,表明步行便利和本地用途的要素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实现,要么通过公共干预来增加街区布局密度,鼓励多种用途,要么同样重要的是,通过分区改革使我们的街区消除单一化,允许本地服务自行出现。我们也许无法把莱维敦打造成莱比锡,但只要放松一些分区规定,就能让药店、杂货店、健身房和音乐商店在底层和郊区空地上涌现出来。在打造“15分钟城市”不可行的地方,把40分钟城市变成35分钟城市也是值得的。然而,我们的研究也发现,15分钟城市带来的便利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:加剧种族隔离。我们对电话数据的分析表明,居住在低收入15分钟街区的居民不太可能与其他经济阶层的人同处一个空间。这可能意味着居民在当地生活和社会流动性之间进行权衡;城市贫民必须走出自己的街区才能找到经济机会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,“15分钟城市”必须与改善经济机会和减少居住隔离的大力投资相结合。如果实施得当,15分钟城市可以成为自由的标志:摆脱交通拥堵的自由、在健康环境中生活的自由,以及户外活动的自由。这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方案,但我们的研究表明,几乎美国的每个社区都能从精心布局的便利设施中受益。有了15分钟原则,我们就能获得我们无法更好利用的自由:那就是时间。
欢迎转发,如欲转载、合作等
请联系∶hewenxia@modernmedia.com.cn授权
美国的志愿服务参与度创下新低
实际上,大多数美国人都希望生活在没有汽车的社区。